——浅谈如何做好中途接班工作
2019年秋,受学校工作安排,我担任了高2018级3班的班主任工作,3、4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由于近年来一直在毕业班和心理年龄较为成熟的“大朋友”们打交道,突然面对一群略显稚嫩的“小朋友”,加之又是中途接班,可谓各种不适应。所幸的是这一年顺利走过,班级管理与学科教学均平稳发展,略有进步。在这里我简单的总结一下自己是如何开展中途接班工作的。
一、尽快熟悉班情
组建新班级与中途接班,同样的班主任工作,看似没有太大的区别,实则有诸多不同。前者一切都是新的,可以从一开始就根据自己的想去组建规范,从而形成自己的风格;中途接班,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其他科任教师之间,科任教师间经历了一年的磨合,已经实现了从陌生到熟悉,不适应到适应的转变,班级风貌基本成型。作为班级中的唯一新人——班主任老师,此时要担当好继承者和改造者的角色。
由于接班之前并没有做任何准备工作,所以一切都得从零开始。认识学生是熟悉班务的第一步,每天早自习前15分钟,大课间,周周清,晚自习前15分钟是班主任老师在非教学时段了解班级的最佳时机。我利用这些时段通过找同学交流,查看他们的学习笔记,亦或是默默观察等方式,历经一周左右的时间认识了全班同学。第二步,加强与学科老师的沟通。为了能更加有效地管理班级,减少在摸索过程中所要走的弯路,让班级管理中遇到的“棘手”问题能得到有效地解决,从科任教师的角度了解班级整体情况,个别学生的特殊情况,都会起到很好的效果。第三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进入高二,无论是学习上的压力还是成长方面存在的问题,该阶段的学生个体差异大,甚至有些同学的叛逆期还没过,这使得家校沟通尤为重要。通过家长来了解学生,促其健康成长,使其学业上取得应有的成绩是教师和家长高度一致的奋斗目标。
二、班级管理,应重视过程
每个班级因为不同的班主任科任老师,形成不一样的班级风貌。我面临的是一个已经成型的班集体,同学们勤学上进,团结互助,这些得益于前任班主任的精心培养。肯定他们的过去,传承班级的优良作风,让学生觉得新班主任容易适应。针对班级所出现的问题,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是同学们对新任班主任的考验与期待。
我的治班理念是“成人、成才”,即学会做一个人格健全、心理身体健康的人。具备了自信、热情、意志、实干、勤奋、协作等积极的人格因素,才会有成才的希望,把育人放在教书的前面是每位班主任老师应有的理念。如何让班级保持良性持续发展,我在这几个方面做了一定的努力。首先“狠”抓常规管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校有完善的常规管理要求,只要一一落实,宽严有度,班级基本上就能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风貌;其次重视班委干部的培养。一个班级的管理不是仅靠班主任及各科任教师的努力就能做好的,一个好的班委团队,能极大的协助教师开展各项工作。我对班委有两个要求:一要思想端正有服务意识,二要学习上有拼搏精神,成绩在班上能起到一定的带头作用。实现学生管理学生,既锻炼了他们自身的能力,也对他们的学习起到了督促作用。再次,加强与“学困生”的有效交流。一般的“学困生”都大致始于两大因素:学习习惯态度与学习能力,有的只是一个因素形成的,更多的是两者兼备。班主任工作将投入大量的时间与这类学生周旋,在这个过程中,从之前的声嘶力竭、苦口婆心到现在的一个眼神,一句暗示,是孩子们在转变,成长。总之,不管是怎样的管理方式只要是有温度的、有爱的教育,班级工作整体就容易开展。
三、勤抓教学,提升自身魅力
高中班主任老师的另一个身份是科任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是一张无声的名片。为了让数学课堂更加有效,备好课是前提。接手班级之初由于还处于新课阶段,每一节新课都从反复阅读教材开始,查阅资料,完成每一节的课下作业,才能打磨出一堂自己较为满意的课。重视学生所反馈出来的问题,及时做好反思教学;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基本能力的培养;重视过程教学,让学生学科素养得到提升。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了他们的学习问题,才能使学生信服教师的教学方式,才能让学生真正的接纳。
光阴太短,点滴太多,班主任工作充斥着累、担忧、牵挂与责任。也许全心全意地付出也不一定能得全部的认可与回馈,但花开需要等待,教育更需要等待,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将一如既往的静心教育教学,期待明年6月遍地花开!
撰稿:曾昌琼
审核:廖雨
拍摄:曾昌琼
上传:廖雨
撰文:
图片:
审核: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