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需要艺术

发布时间:2020-12-22 阅读:15883 文章来源:教导处

要想教好书,首先自己得有一桶水,有较多的知识储备,这还远远不够,还需要较高的教学艺术,能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否则再好的教学,如果枯燥乏味,学生依然难以有好的成效,所以,好的教学,是需要讲究技巧及艺术的。

什么是艺术? 所谓艺术,大致有三种涵义:一是指“技艺”、“技能”。二是指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方式和方法。美国的教育学家克莱德认为:“达到某些要求的创造性工作便是艺术。当创造使创造者的情感升华到完善的境界,当创造的成品的匀称美不仅给创造者而且也给观看这一成品的人带来欢乐的时候,这种创造便是艺术。”

三是指“用语言、动作、表情、线条、色彩、音响等不同手段过程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并表达作家、艺术家的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艺术的魅力在于出乎意料、出神入化、炉火纯青、格调高雅。艺术贵在创造,艺术创造就是要不断超越——超越别人,超越自己,避免重复和停滞,创造新颖独特的作品,使艺术生命长寿。(毕加索所以被称为“世界最年青艺术家”,就在于他不肯重复别人,也不肯重复自己,他的艺术生命始终是旺盛的,永恒的。)

而教学中的艺术是什么意思呢?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学习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办法的方法。”

教师必须熟悉自己的教学知识,才可能教会学生;然后是技艺、技能,不断地熟悉,演练,最后才能达到高水平的技艺,这就是我们要求的最高境界。所以,现代教学艺术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语言、动作、表情、色彩、音乐等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创设性地组织教学。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风格上。有四种境界:疵劲(模仿),稳劲(熟练),醇劲(创造),化劲(风格)2、个性化教学:具有不可复制性。不要一味地模仿,要有自己的创新意识,创造风格,齐白石以前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3、如何才能个性化呢?首先,你要有个性化的教学意识,平时注意扩大阅读量;其次要有信息技术水平,有强烈的表现欲,人的潜能才能被激发出来。而创造的基本要素:自信,勇敢,坚毅,艺术,才华,结合有关内容,体现自己的特长。

因此教学艺术特征具有创造性、形象性、情感性和审美特征。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你将在自己整个的教学生涯中当一名教育者,而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一位有抱负的教师应该重视课堂教学艺术的研究与运用。一位优秀的教师同时也应该是一位课堂教学艺术大师。

教学艺术的内涵在于既要教师具备高超精湛的教书育人的技艺、技能,又是极富创造性的工作方式。



撰文:贾娟 杨佳顺

图片:无

审核:丁劲松

上传:杨佳顺

地址:四川省绵阳市教育园区教育南路6号
电话:0816-8073777(招生处)8073813(办公室)

中国·四川·绵阳

学校微信二维码

官网手机二维码

抖音二维码

Copyright © 2020 九游娱乐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08809号
成都网站建设:今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