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探析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学校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在物理课上讲授理论知识,还要加强对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引导他们树立良好的人生价值观念。在物理课程的学习中,教师要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物理学科水平。在高中物理素质教育中,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充分理解自己所学的物理知识。在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质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活动和实验操作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从而达到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引言
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时,教师应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既能使学生对抽象的物理知识有更好地掌握,又能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应该更加关注物理教学策略的创新。
一、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
在高中物理课堂上,很多教师都会把理论学习放在首位,而实践性的课程,只是偶尔会出现在理论课上,所以教师们在进行物理教学的时候,都会给学生们灌输一些物理知识,很少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都是来自课本和教师讲解,而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另外,目前国内一些高中学校的物理实验室配备还很少。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有些学生不能亲自操作,只能通过观看教师的演示来进行学习,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二)物理教学重形式轻内容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在中学阶段学习了物理,对物理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步骤和结果也有了初步的认识。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们往往忽略了应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在教学内容上,只会单纯地介绍和解释物理知识,而忽略了学生对物理实验细节的理解,只关注最终的结果。这就造成了学生对物理实验结果虽然清楚,却不熟悉物理实验的过程,忽视了实验的具体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和实践性都受到了制约,很难提高他们的核心素养。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一)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构建趣味课堂
教师要改变过去的教学方式,将更多的生活化元素引入课堂,使学生能够将物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通过不断地实践体验,来扩展他们的思维,并运用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知识,启发他们思考如何将物理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例如,在对“静电现象及其应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物理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提问,发现许多学困生尽管对静电相关知识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但是由于生活中的静电现象不能用肉眼直接看见,导致他们只是了解了相关知识,具体应用却并不清楚。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现实生活,让同学们了解静电应用设备,例如静电吸附打印机、静电吸附除尘器、静电烟尘净化器、油烟静电净化器等,让他们把平时接触到的静电现象联系起来,从而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在物理课上,教师要根据学生对物理的当前理解能力,尽量把生活元素融入其中,创造出生动的学习氛围,给予他们灵感,激发他们对生活中的物理元素进行思考,进而对所学的物理知识有所反思,逐渐认识到物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使他们对所学的物理知识有了更深的认识,能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学科核心素质[3]。
(二)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经常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在课堂上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以达到教学目的。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积极地进行物理学习,还可以让学生分享学好物理的方法和技巧,同时还可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责任心,并逐步培养他们认真学习的态度,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从而促进他们物理核心素养的提升。
1.在实施团队学习之前,教师要对学生的成绩、认知能力、系统思考能力等进行划分,并将能力不同的学生分成一组。此外,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和专长,给每位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
2.教师要指导同学们进行分组探讨,确保所讨论的内容具有一定的物理意义。在问题的设定上,要确保题目的趣味性和难度适度。当学生们进行讨论时,教师要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而不是急于给他们讲解。
3.教师要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监督。对不擅长交际的同学,教师要给予鼓励,提高他们的沟通与表达能力。如果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不够好,不积极参与活动,那么教师就应该对他们进行适当的批评,以纠正他们的错误的学习态度。
4.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要表扬表现突出的小组。同时,教师还会对小组中的优秀同学进行表扬,让他们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经验,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
(三)探索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加强学生学科素质的培养,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因素。科学思维是一种从物理学的观点出发,对事物的内在性质和客观规律作出正确的认识,它是由经验的事实构成的一个抽象的、归纳的过程,它是经过一系列的综合分析而得到的。在高中物理实验中,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探索实验过程,提高学生的物理思考能力。在“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课堂上的实例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伽利略的探究过程中进行思考。伽利略通过不断地观察和推理,得出结论:没有摩擦力,一个移动的球体就不会停下来,而是会一直运动。这个想法和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是相反的,他相信,物体的移动是由于力的支持。但是伽利略并没有因此而停下自己的探究,他还在继续探索,让学生们可以从伽利略的经历中,体会到一个物理学家在做科学实验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敢于质疑,敢于思考,敢于探索的精神。通过研究伽利略所做的倾斜实验,我们发现了一个运动物体在不受力的情况下,可以一直保持运动状态,这个物理学的结论与亚里士多德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存在的物理学理论相矛盾。伽利略的这种探索精神,让学生们能够体会到科学的魅力,体会到其中的奥秘,同时,教师还会要鼓励学生们以科学家为榜样,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挑战,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1]。
(四)组织开展趣味实践活动
物理实践活动的方式多种多样,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是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仅以实验室为基础的模式化练习很可能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现代教育的变革,使教育的形式更加多元化,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只依赖于教师讲解、学生操作,早已与现代教育的理念格格不入。因此,教师要积极地开展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得到提升。例如,在《曲线运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周围的资源,开展课外教学活动。高中物理教师可以带着全班同学去公园进行一个有趣的比赛,这个比赛的题目是大家都不陌生地打水漂。物理学习不是封闭的,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协作来进行物理知识的学习,创造一个充满活力的学习气氛,让学生能在兴趣的引导下,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别人的意见,这样学生才能有效地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达到“自主探索”的教学目标。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强对物理学科的认识,对已学到的物理知识进行归纳和反思,从而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发展的作用,从学生的学习体验出发,设计充满趣味的教学活动,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2]。
(五)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合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能为高中物理教师提供大量的优质教学资源。应注意,现代教育设施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材资料,而且还能为教学提供多种新的教学方式,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出科学的选择。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思维和能力,必须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从多个方面进行指导。目前的物理课堂教学,倡导以导向性教学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教师应尽可能地减少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设计中引入趣味化的指导思想,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促进其核心素养的提高。教师运用这种教学模式,指导学生进行思考,以想象驱动自己的思维,从而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例如,在“电磁感应”课上,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把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实验引入到课堂上。学生观看完实验过程之后,教师会给学生们安排一些教学实验,让他们在实际的实验中体会到电磁感应的存在,而电磁感应的教学主要是理论上的,并不能具体地反映出电场和磁场,因此,利用多媒体展现教学实验过程可以更好地把理论上的知识具体化,让他们在了解物理实验的同时,也能对科学家有一种敬畏之心,从而提高他们的物理核心素养[4]。
结语
文章从核心素养这一角度出发,对高中物理教学实施的一些策略进行了探讨,以期对高中物理教师有所裨益。主要从五个方面,即: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构建趣味课堂、小组合作、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组织开展趣味实践活动、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等方法,使学生在物理课堂上高效学习,提高物理综合素质,并能为学生今后的大学物理学科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吉珍华.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探析[J].求知导刊,2021(51):29-31.DOI:10.14161/j.cnki.qzdk.2021.51.010.
[2]孙启奎.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探析[J].文理导航(中旬),2021(10):42-43.
[3]汪岚.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探析[J].考试周刊,2021(01):125-126.
[4]王智毓.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探析[J].试题与研究,2022(14):115-116.
[5].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探析[C]//.2021教育科学网络研讨会论文集(五).[出版者不详],2021:904-906.DOI:10.26914/c.cnkihy.2021.039485.
撰文:教科室
图片:教科室
审核:刘旭
上传: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