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教研会的主要内容为:
一、陈科良老师公开课展示《原地双手胸前传球技术及熟悉球性练习》
内容是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及熟悉球性练习。陈老师选用了从熟悉球性练习—传递球练习—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动作练习—合作探究—传接球等游戏比赛内容,按照掌握篮球技术技能和发展的规律层层递进,创设篮球学习和有效学习情景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培养学生的篮球意识。
二、周君珂老师公开课展示《复习篮球抛接球、新授篮球运球》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篮球的运球,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原地运球和行进间运球的技术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控球能力和支配球能力,让初学者通过自己掌握知识技能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练习,在学练中学会运球,提高自己的运球水平。从整堂课来看整体节奏比较流畅,但在上课的过程中随机应变能力还不够,肢体语言不够自然。学生通过本节课对于篮球的兴趣提高了,增强了合作精神。
三、李康老师公开课展示《排球准备姿势及移动步伐、正面双手垫球》
本次课堂的主要内容是《排球正面双手垫球》,很多同学们以前没有亲身接触过排球,在课堂中表现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极强的专注力,整堂课学生参与度高,学习效果显著。本课严格按照中学生《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的要求来设计,指导思想正确,能依据体育学科的性质、体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从实际动身,设计符合相关要求以及具有很大实际效果的课程。关于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的教学内容的选择,符合同学的身心特点与发展需要,这是排球运动开展的最基础动作,能精确地把握教材的性质、特点和价值。教学设计科学,教学分段合理,教学组织严密,教学方法有效,教学步骤清楚;运动负荷相宜,对各项练习的时间、次数及强度能做出科学的详细支配;场地、器材、教具的利用,经济、有用、有效,符合教学的实际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走进队伍中间,与同学们近距离交流和学习。充分发挥了老师的主导作用,正确体现同学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老师能依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同学特点和教学的实际需要,正确、有效地运用接受式学习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使教和学的乐观性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本次课在现代化信息技术方面的运用还有所欠缺,以后在课堂设计和上课时,会着重加强相关能力的学习和利用。
四、全组老师对三堂公开课进行了点评。
本次三堂公开课上课教师从场地器材到教案教具都准备充分,能抓住课本重难点,对球类练习的重点难点作详细讲解,课堂气氛 活跃,教态自然,语言响亮。 思路清晰。师生互动较好,课堂气氛活跃。三位老师专业水平高,讲解示范动作专业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教态自然,学生精神饱满。 课堂掌控能力强、讲解示范有条理。时间安排合理,学生即掌握球类理论知识又掌握了运动技能。最后老教师提出了一些细节方面三位老师还需要更精益求精。
撰文:苟健峰
图片:教科室
审核:刘旭
上传:胡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