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1.答题“跳步”。
一些学生数学估分比实际得分高,多是由于答题时省略了必要的步骤,导致得分不全。还有一些学生在考试时使用了不能直接应用的公式,也会造成失分。
2.做选择题、填空题粗心。
数学选择题、填空题中都有基础题,但往往基础题失分比较严重,主要是做题时认为简单而不认真。
3.数学符号书写不规范。
有些考生不注意数学符号的表示,有些考生图表画得不清晰,有些考生自己乱造数学符号。
4.计算出错。
很多解答题都是多步计算,中间步骤的计算出错会直接导致后续解答相应出错,造成严重丢分。一句话:不是不会做,而是计算错!”
5.答题不规范。
把一堆数学式子和数学符号写在试卷上。此外,给出的结果不规范也易失分。比如答案是一个计算出来的具体数字,但考生只是给出了中间一步还没有算完的式子等等。
6.答非所选。
填空题同样是“无谓失分”较多的。一些考生做填空题时答非所选,即答题卡所选择的题目与实际做的题目不一致,但评卷时是根据所选题目进行评判的,当然不给分。
TIP
第一步:概念+公式要扎实
高中数学更偏向于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探究,然后通过做题加强自己的理解,它更注重解题思路和技巧的把握,但前提你需要扎实基本概念和数学公式!
比如学习高一数学第一章集合时,重点知识点就是集合的运算,你必须知道集合的概念和性质才懂它们的运算,不理解课本概念一味地做题是提升不了成绩的,比如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你就得知道子集与真子集的关系,所以第一步我们要扎实基础知识点和牢记公式和推理,你才能在数学学习中逐步提升成绩!
第二步:做题
任何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做题,尤其像数学,更是不可缺少的是做题。
及时做课后习题,在高中每章节都有课后习题或老师布置的作业或与教学配套的试题,我们要及时去完成,这一点每位同学都应该能做到,但有一点要记住遇见不会的习题不要去看答案,而是要先翻阅课本看考查知识点,如果通过课本知识点还是不理解,那就把它记在错题本上,做标记,问老师,这可以避开知识点的盲区!
第三步:总结
学习总结在高中非常重要,主要体现在知识归纳总结和融会贯通上,一般学霸们的总结能力都非常强,他们喜欢举一反三,毕竟像数学题太多了,会做题型比会多做题更重要;另外一点就是融会贯通,像高一数学的函数章节直接决定着你后面幂函数、三角函数的学习,所以我们在学习总结下不得不下功夫!
1、错题本的总结
数学最好的总结资料就是对错题本的总结,错题本是每位高中学生学习的习惯,每位老师也强调它的重要性,它不仅记录错题,更是记录重点概念和公式及经典试题,比如在不等式章节中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断方式△=b^2-4ac,当△>0时,与x轴有两个交点,说明有两个根;当△=0时,与x轴有一个交点,说明有一个根;当△<0时,与x轴无交点,说明没有根;如果能把这个知识点记住,那一类根的判断题就迎刃而解了,可见错题本的重要性!
2、阶段性定期总结
阶段性总结可设两个时间点:15天和30天,主要以课本基础知识点和试卷总结为主或单独做一套试卷,看看哪些知识点没掌握住,这样便于查漏补缺,很好地解决了弱点知识点,避免造成知识点的遗漏!
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以“沉溺做题”不能自拔,往往忽略总结的重要性,结果题做不少,变换下数据依然做不对,所以在学习中定期总结不可少,学习查漏补缺,学习题型归纳,更要学会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
第四步:重点突破
对学习的课程、试卷和错题本定期总结后,要列出自己不懂知识点或哪类题型依然搞不懂,此时更不能盲目去学习了,要学会重点突破,突破方法非常简单,以课本为基础再推演一遍知识点和公式,然后就“专题突破”,这种学习方法也是高中数学常用方法,效果快而准确!
比如函数的奇偶性和单调性我们不会,而这两个知识点又是每年高考常考知识点,那么你就要先以课本知识点和公式为主,要知道偶函数的证明就是f(x)=f(-x),记住必须先从基础知识点着手,好好的写几遍,看几遍,然后就“专题突破”(图书馆都有类似的参考书),并且在做题时要以总结为主,注重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只要我们足够认真去做了,就一定能掌握知识点,就怕明知道不会还不去找方法解决!
撰文:课改年级
图片:陈松林
审核:曾强
上传:陈松林